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

【專家專訪】「實價登錄」開跑 周鶴鳴:課稅配套要盡早完善

Yahoo!奇摩房地產 – 2012年8月8日 上午10:47http://tw.house.yahoo.com/news/%E3%80%90-%E5%B0%88%E5%AE%B6%E5%B0%88%E8%A8%AA-%E3%80%91%E3%80%8C-%E5%AF%A6%E5%83%B9%E7%99%BB%E9%8C%84-%E3%80%8D-024706770.html

不動產「實價登錄」八月一號上路,在保護民眾隱私權前提下,將以區段化、去識別化方式公布成交資料,目的在於透明交易資訊,避免不當哄抬房價。台灣房屋營運目標總經理周鶴鳴認為,實價登錄是政府為了落實居住正義的起步,包含美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新加坡都已經在做,但短期內不影響房價、接下來的「實價課稅」,才是民眾最該注意的,因為實價登錄長期實施下來,會漸漸地讓土地「公告現值」與「公告地價」逐步接近市價。
實價登錄簡單來說分成三種:(1)一般自行或透過仲介買賣房屋、(2)透過房仲租屋、(3)建商代銷業賣預售屋,都需要登錄,在所有權移轉登記30日內,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「土地」及「建物」成交案件的「實際資訊」,若是房地合併交易(即沒有將「土地」及「建物」分開議定成交價),則合併申報一個成交價就可以。
實價登錄 影響持有、交易房屋成本?
一般來說,「持有」房子要繳交「地價稅與房屋稅」;而「買賣」房屋,則有「土地增值稅、契稅、印花稅及不動產交易所得稅」等,消費者最擔心的,是實價登錄的「實際價格」,將會作為「實價課稅」的依據,但周鶴鳴認為,真的要課稅還會面臨兩個問題,第一:量體不足導致參考樣本數不足,增加課稅難度;第二:台灣的房屋與土地分開課稅,必須修改法令、相關配套措施要完善,否則會讓民眾未謀其利、先受其害。
因為參考實際價格登錄後,政府會逐步調高土地「公告地價」與「公告現值」,持有成本與交易成本都會因此提高,「但還是支持政府做,這是趨勢,是要解決房市,沒辦法一次到位,會有陣痛,還是希望配套早點出來。」周鶴鳴說,台灣房屋早已將成交行情公開透明,刊登上網以供查詢,所有的作業流程SOP電腦制度化,對於同仁們來說,登錄是理所當然,配合政府政策更是得心應手。
「實價課稅」未有時間表 不影響進場
不過,周鶴鳴預估,在課稅時間表出來之前,實價登錄短期並不會影響房價,且當所有成交行情都透明化時,行情就不是影響市場最大的因素,而是回歸區域地段的供給需求因素,周鶴鳴還舉例,美國很早就推行實價登錄,但最近還是傳出紐約中央公園第一排三層樓公寓成交一億美金,再創新高,就是因為該地段沒有替代性;此外,在香港連買賣合約書都可調閱,清楚辨認位置與成交價等細節,但房價還是居高,樞紐位置的價位不受影響。
周鶴鳴說,實價登錄讓市場效率化,更快速反應市場真實的價格,也就是每個區域沒有秘密,會漲的地段還是會漲,過去利用資訊不對等的投資客,就比較不好操作,這也是政府落實居住正義,住者有其屋的階段過程。各項打房措施,將一步步走向實價課稅,如此一來,台灣的不動產稅制將逐步貼近市價。周鶴鳴提醒,十月之後能查詢的價格還是去識別化,以區段公告,最重要的是消費者還是要將功課做足,才能精確出手。

我覺得這篇文章很直得分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