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╱台北報導 台北市區許多優質的國中小學,周邊住宅年年翻漲且幅度高於區域平均。趕在每年設籍期限4月25日前,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選擇購置「學區宅」,特別以套房產品最為熱絡,也使價格居高不下。在一片漲聲中,家長必須買得好又買得省,才能發揮學區宅「自住投資兩相宜」的效益。http://www.twhg.com.tw/
觀察台北市實價登錄前10高價的套房,其中「仁愛A+」及「菁選集」就是屬於師大附中學區,「法意」則為金華國中小學區。台灣房屋市場經理劉志雄分析,在台北市買套房,最好符合「低總價」優勢,若有「交通」、「學區」及「地段」三大誘因,物件保值能力更強,也是吸引買方青睞的主要優勢。 黃舒衛建議,擔心市中心學區宅房價過高的家長,不妨考慮幾個優質的完全中學,例如設籍在中崙高中、麗山高中、大同高中或陽明高中附近,每坪單價不會高不可攀,購屋門檻相對低一些。 由於完全中學同時具有國中及高中部,學生擁有直升的資格,每年有不少完全中學的學生利用此管道升學,對於精打細算的父母來說,一次滿足國、高中的學區需求,不失一種精明選擇,讓這些學校每年經常都是額滿情形,但劉志雄提醒,政府正推行12年國教,完全中學將來不一定有直升管道,勢必影響學生入學意願,家長在購置學區宅前,最好先確認相關政策變化。
原文網址: 學區宅好搶手 「完全中學」旁好入手 | 好房News |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3113360054.html
經濟日報 2013-06-23
財政部2011年6月起實施特種貨物及勞務稅(俗稱奢侈稅),迄今已滿兩年。截至今年4月底止,奢侈稅稅收近77億元,其中不動產奢侈稅約51.7億元,平均一年稅收僅約40億元,與財政部當初估計的1年151億落差甚大。
為使制度更完善,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,預計今年9、10月將提出奢侈稅修正草案,下會期送立法院審議。各界對奢侈稅是否廢止、延長或改課其他稅制討論熱烈。事實上,個人對奢侈稅抑制短線投資客的成效深表肯定,不過,對於抑制房價的漲幅顯然沒有太大作用,反倒衝擊市場出現量縮情形。
從房價來觀察,據台灣房屋內部統計資料顯示,除了2011年奢侈稅實施後的半年,有小幅下滑外,但之後房價隨即在2012年立刻回升。整體來說,奢侈稅祭出之後,近23個月房價不跌反升。
其中受奢侈稅影響最深的前三地區台北、新北及台中,房價竟分別出現9.85%、24.71%及37.4%的成長幅度,顯示奢侈稅對於抑制房價並沒有太大效果,尤其是房價基期相對低的地區,漲幅更為顯著。
再從交易量部分,據內政部全國買賣移轉最新統計,奢侈稅前後23個月,全國交易量萎縮20.33%,六大都會區中,台北市減少38.10%幅度最大,新北市36.05%居次,新竹地區小幅下跌2.58%,顯示奢侈稅效應對於雙北市房屋交易量影響甚鉅,但房價卻因實價揭露而有所支撐,呈現「量縮價增」現象。
再從5月剛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來看,台中交易量能總計共5,063棟,為睽違25個月後再次突破5,000棟的交易大關;而高雄則有4,805棟,創2010年12月升格後新高。兩區房市交易量受奢侈稅影響不如雙北市大,再加上長期低利、資金寬鬆,自住及置產族群進場,房市重見熱絡光景,區域房市呈現「價量增溫」格局。
奢侈稅已兩年了,市場認為奢侈稅僅「抑量沒抑價」,另外,更造成部分賣方因擔心被課奢侈稅,因此出現因避稅而惜售的現象,導致市場供給量縮減。
在供需失衡的市場下,我認為,未來即使延長奢侈稅持有年限,對抑制房價飆漲也無太大助益。另外,在價格上,更有賣方將奢侈稅直接轉嫁給買方、墊高房價,如此一來,造成資金有限的買方買屋負擔不減反增。
我認為,若政府要提出奢侈稅修正案,需要輔以七大配套措施同步啟動,才能有效抑制房價飆漲,以及落實居住正義。
個人提出七大配套建議,包括第一,政府要規劃產業政策,引導資金到實體產業;第二,振興產業,增加民眾就業機會;第三,提高個人所得,增進民眾購買能力;第四,協助首次購屋者,減輕購屋壓力;第五,增加公有租賃住宅,讓想在都會工作的年輕人都能以低價解決住的問題;第六,實價登錄網資訊揭露更透明,讓房價支撐有所本,市場交易更健康;第七,活絡國有土地,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,平衡市場供需,健全房市。
台灣房屋中壢精華商圈直營店 03-425118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